大約從1947年開始,來自美國的戴明在日本10年前后培訓了將近2萬中高層管理者。加上后來的朱蘭,可以說質量管理的熊熊大火,在日本制造界被廣泛點燃。
但如果說,日本質量體系全都歸功于戴明,那既不恰當,也不合理。日本自有自己的理論家和貢獻者。
先說享譽全球的日本精益體系,源自豐田汽車。從紡織機械起家后,豐田開始轉型生產汽車,在資金短缺及供應商產能不足的困難條件下,發(fā)明了“準時化生產”(Just in time ),這是豐田生產系統(tǒng)TPS的基礎。
在福特工廠每年十幾萬絡繹不絕的游客中,來自日本的觀眾最為特殊,他們往往并非帶著遮陽傘,而是戴著專業(yè)的眼鏡。在這些學藝的參觀者中,最有收獲的人,應該屬于豐田汽車的大野耐一,他發(fā)現了福特汽車流水線的弊端,這是日本豐田的精益制造的開端。
大野耐一(Taiichi Ohno 1912-1990),著名的豐田生產方式的創(chuàng)始人,被日本人稱為:“日本復活之父”“、“生產管理的教父”、“穿著工裝的圣賢”,1912年出生于中國大連。歷任豐田紡織公司和豐田合成公司會長。
1932年畢業(yè)于名古屋高等工業(yè)學校機械科,同年進入豐田紡織公司。1943年調入豐田汽車公司。1949年任該公司機械廠廠長。
豐田1962開始導入全面質量控制TQC,這基本也是豐田生產系統(tǒng)TPS的基本構成,可以說精益生產天然是包含質量管理的。
大野耐一在70歲退休之后,人生第一次跨出了汽車行業(yè),受邀為日本住友金屬等企業(yè)做顧問。在這里,他發(fā)現了日本各個行業(yè)令人詫異的浪費。大野耐一暴怒的脾氣,終于跳出了名古屋的上空,成為整個日本制造界的響雷。這種影響,覆蓋了幾十家企業(yè),成為日本制造業(yè)信奉的準則。
豐田精益的另外一位功臣就是新鄉(xiāng)重夫,他出生于佐賀縣,工業(yè)工程(IE)領域世界著名的品質管理專家,著名的豐田生產體系創(chuàng)建人。快速換模、防呆防錯法(POKE-YOKA)等都是他發(fā)明的。
如果說大野耐一是豐田現場的看護神,那么新鄉(xiāng)重復則是一個質量國際化的布道者。作為豐田生產方式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后來離開日本去往歐美傳道的時候,質量理念也是最為核心的內容,這為他在美國帶來巨大的榮譽。
美國和日本政府,做了一件非常對稱的事情,都為“外來的和尚”發(fā)獎。1951年日本設立戴明獎,1956年裕仁天皇授予戴明二等珍寶獎。美國人則設立了新鄉(xiāng)獎。
這兩個獎項的背后就是一套管理系統(tǒng),以質量、精益為核心的一個評價系統(tǒng)。
如果把精益比喻為海鮮餡餃子,質量就是其中的蝦仁。比如看板管理,實施條件之一就是必須保證部品是全部合格的。只要存在不合格品干擾,那么看板就無法運轉下去。很多這些質量的現場改善內容,往往會以精益的語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