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企業(yè)會進行很多改進,這些改進會給企業(yè)帶來效率的提升進而帶來效益的提升?,F在是一個細節(jié)競爭的時代,對數據的準確性很有高的要求。在其他環(huán)境一樣的情況下,哪個企業(yè)的細節(jié)做得更完善、更細密、更準確,那么這個企業(y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中就會處于更有利的地位。
因此,更準確的生產效率或效益的提升對企業(yè)的精細化管理是必須的。
在效率的提升計算上,我們一般的計算方法如下例。
例如,某產品的生產因為技術改造或進行更合理的生產布局及管理其生產效率由原來的每天生產10000個產品,提高到了現在的每天生產16000個產品,我們可以計算出其效率的提升會等于提升后每天的產量減去原來每天的產量后再除以原來每天的產量再乘以百分之百就得出了效率的提升值。
這個例子計算出來的效率提升值=(16000-10000)/10000x100%=60%。這種計算方法是大家都認同的正確算法
但是另一種情況下,即時間節(jié)拍縮短,我們的計算就需要重新界定。而不能直接套用這個公式了,這是我們經常會踏人的一個誤區(qū),舉例說明之。
例如,某產品的生產同樣進行了效率提升的改造。由原來的生產一個產品需要耗用的時間100秒,提高到只需要花費80秒就可以完成一個產品的生產很多企業(yè)和人員在計算效率的提升時是將節(jié)省的時間除以原來耗用的時間再乘以百分之百得出結果本例的計算就是節(jié)省的時間20秒除以原來耗用的時間100秒后再乘以100%,就得出效率提升了20%。這種計算其實是不對的,其不對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考慮到現在時間的內涵已經不同于原來時間的內涵。
可以舉個更容易理解的例子。
某產品原來生產一個產品需要2分鐘改進后現在只要1分鐘就可以完成1個產品的生產。原來的1分鐘只可以生產一個產品,而現在的一分鐘可以生產2個產品,可以看出同樣的一分鐘對原來和現在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過去2分鐘生產一個產品,現在2分鐘可以生產2個產品,在相同時間內生產的產品數量增加了一倍,很容易得出生產效率提升了100%。而按照原來的計算習慣,生產效率只提高了(2-1)/2x100%=50%,這就是因為沒有考慮到原來與改進后同樣的時間內生產能力已經發(fā)生了改變。
對于這樣用時間數據來說明效率的提升,如果能用一種簡單的計算方法來準確快速的得出,那會對企業(yè)整體的精細能力有所幫助。筆者經過仔細思考并進行了很多次的數據實證。得出一個這么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
就是用A和B的大值減去小值后再除以A、B中的小值后乘以100%就可以了。這就是本文提出的簡易計算公式。
設定原來的數據為A,改進后數據變?yōu)锽(因為數據的性質不同,所以A和B在數值上誰大誰小不能確定)。
對時間縮短從而效率得到提升,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推導公式。原來單位產品的生產節(jié)拍r2,改進后的生產節(jié)拍(可以知道r1<r2);原來一定時間內的產量T/r1,現在一定時間內的產量是T/r2;
用上面第二個例子來說明解釋。根據上面提到的簡易公式,
我們用原來的方法來運算結果進行確認。原來每天生產產品的時間是8個小時,生產節(jié)拍是100秒/個,在8個小時內一共可以生產83600/100=288個產品。效率提升后,生產節(jié)拍優(yōu)化到80秒/個,那么在8小時內可以生產8x3600/80=360個產品。
因此改進后的效率提升為(360-288)/288x100%=25%??梢缘贸龈喴坠接嬎愕慕Y果一致。
效率是一個比率值。指的是一定時間內的生產能力狀況,而時間只是其一個組成要素,并不是全部。因此在使用時間表示效率時要注意同一時間段在過去和現在所代表的內涵其實發(fā)生改變。
本文提到的簡易公式可以適用于用產量、時間等來表示的效率得到提升時如何去計算效率提升值。